白細胞
A+醫(yī)學百科 >> 白細胞 |
白細胞(white blood cell), 舊稱白血球,是血液中一種重要的血細胞。白細胞與紅血球,血小板并稱三大血細胞。除白細胞外,人體血液中還含有紅血球、血小板和血漿。
白細胞也通常被稱為免疫細胞, 作為免疫系統(tǒng)的一部分幫助身體抵抗傳染病以及外來的病原。正常情況下白細胞在健康成人體內(nèi)為4×109到11×109/每升血液。
白細胞無色,呈球形,直徑在7~20μm之間。白細胞有細胞核,能作變形運動。白細胞一般有活躍的移動能力,它們可以從血管內(nèi)遷移到血管外,或從血管外組織遷移到血管內(nèi)。因此, 除了在血液外,白細胞還存在于淋巴系統(tǒng)、脾以及身體的其它組織中。
目錄 |
分類
白細胞經(jīng)復合染料染色后,可根據(jù)其形態(tài)差異和細胞質(zhì)內(nèi)有無特有的顆??煞?a href="/w/%E7%B2%92%E7%BB%86%E8%83%9E" title="粒細胞">粒細胞和無粒細胞。無粒細胞又分為單核細胞與淋巴細胞兩種。
粒性白細胞(粒細胞)
這類白細胞在其細胞質(zhì)中含有...PENE...若干微小囊性顆粒,顆粒中則貯有多種酶。
粒細胞根據(jù)顆粒的著色性質(zhì)不同分為
其它類型的白細胞
- 淋巴細胞:通常存在于淋巴系統(tǒng)中。血液中有三種類型的淋巴細胞:B細胞、T細胞和自然殺手細胞。B細胞產(chǎn)生可以約束病原體的抗體。CD4+ T細胞配合免疫應答。CD8+ T細胞(細胞毒素)和自然殺傷細胞可以殺滅被病毒感染的體細胞。
- 單核細胞:擁有嗜中性細胞的“清理”功能,但是它比嗜中性細胞活得更長,因為它們擔負有其它的責任。單核細胞以及巨噬細胞向T細胞傳遞病原體的片斷使得病原體能夠再次被識別和殺滅或加速身體的免疫應答。
其它組織細胞
白細胞檢查
標本采集
手指血壓計20毫升,注入盛有白細胞稀釋液0.38亳升的小試管內(nèi),充分混勻。
正常值范圍
(4-10)*109/L
臨床意義
升高:各種細胞感染,炎癥,嚴重燒傷.明顯升高時應除外白血病.
降低:白細胞減少癥,脾功能亢進,造血功能障礙,放射線,藥物,化學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瘧疾,傷寒,病毒感染,副傷寒.
作用
白細胞是機體防御系統(tǒng)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吞噬和產(chǎn)生抗體等方式來抵御和消滅入侵的病原微生物。
白細胞中的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的吞噬作用很強,它們可以通過毛細血管的內(nèi)皮間隙,從血管內(nèi)滲出,在組織間隙中游走。吞噬侵入的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體和一些壞死的組織碎片。
中性粒細胞內(nèi)的顆粒為溶酶體,能消化其所攝取的病原體或其他異物。 另外,嗜酸性粒細胞游走能力很強,也有一定的吞噬作用。
單核細胞由骨髓生成,在血液內(nèi)僅生活3~4天,即進入肝、脾、肺和淋巴等組織轉(zhuǎn)變?yōu)?a href="/w/%E5%B7%A8%E5%99%AC%E7%BB%86%E8%83%9E" title="巨噬細胞">巨噬細胞。變?yōu)榫奘杉毎?,體積加大,溶酶體增多,吞噬和消化能力也增強。但其吞噬對象主要為進入細胞內(nèi)的致病物,如病毒、瘧原蟲和細菌等。巨噬細胞還參與激活淋巴細胞的特異免疫功能。此外,它還具有識別和殺傷腫瘤細胞,清除衰老與損傷細胞的作用。
淋巴細胞是免疫細胞。血液中淋巴細胞按其發(fā)生和功能的差異,又可分為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兩類。
細胞免疫主要是由T細胞來實現(xiàn)的。這種細胞在血液中占淋巴細胞總數(shù)的80%~90%。T細胞受抗原刺激變成致敏細胞后,直接接觸并攻擊具有特異抗原性的異物,如腫瘤細胞,異體移植細胞;分泌多種淋巴因子,破壞含有病原體的細胞或抑制病毒繁殖;并同B細胞協(xié)同來殺滅病原微生物。
體疫免疫主要是通過B細胞來實現(xiàn)的。當B細胞受到抗原刺激變成具有免疫活性的漿細胞后,產(chǎn)生并分泌多種抗體,抗體通過與相應抗原發(fā)生免疫反應,中和、沉淀 、凝集或溶解抗原,消除其對抗體的有害作用。
嗜堿性粒細胞的顆粒內(nèi)含有組織胺、肝素和過敏性慢反應物質(zhì)等。肝素有抗凝血作用,組織胺可改變毛細血管的通透性。過敏性慢反應物質(zhì)是一種脂類分子,能引起平滑肌收縮。機體發(fā)生過敏反應與這些物質(zhì)有關。
嗜酸性粒細胞平時只占白細胞總數(shù)的3%,但在患有過敏反應及寄生蟲病時其數(shù)量明顯增加,這類細胞吞噬細菌能力較弱,但吞噬抗原抗體復合物的能力較強。此外,這類細胞尚能限制嗜堿性粒細胞和肥大細胞在過敏反應中的作用。
白細胞計數(shù)
人體內(nèi)白細胞總數(shù)和種類白細胞的百分比是相對穩(wěn)定的。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時白細胞為止5000~10000個, 平均為7000個。各種白細胞的百分比為:中性粒細胞50~70%;嗜酸性粒細胞1~4%;嗜好堿性粒細胞0~1%;淋巴細胞20~40%;單核細胞為1~7%。機體發(fā)生炎癥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細胞總數(shù)及各種白細胞的百分比發(fā)生變化,因此檢查白細胞總數(shù)及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成為輔助診斷的一種重要方法。
白細胞觀察實驗:慢慢移動血片,觀察各種白細胞,白細胞數(shù)目雖然少,尋找較困難,但胞體大、細胞核明顯,極易與紅細胞區(qū)別開。
白細胞描述:數(shù)目少,胞體大,細胞核明顯。
參看
怎樣看化驗單專題
關于醫(yī)學化驗單:
常見的化驗單:
- 怎樣看血常規(guī)化驗單
- 如何看乙肝兩對半化驗單
- 怎樣看肝功能化驗單
- 怎樣看糖尿病檢驗單
- 如何看尿常規(guī)檢查化驗單
- 怎樣看糞便常規(guī)檢查化驗單
- 怎樣看前列腺液化驗單
- 如何看腎功能檢測化驗結果
- 怎樣看結核菌素皮試結果
- 怎樣看腦脊液常規(guī)檢化驗單
- 怎樣看漿膜腔液檢驗結果
- 怎樣看血氣分析結果
血液 |
---|
白血病 和 白血球 |
淋巴系統(tǒng): 淋巴性白血病 (急性, 慢性) | 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 淋巴增生 | 骨髓癌 (多發(fā)性骨髓癌, 質(zhì)漿細胞瘤) |
骨髓: 骨髓性白血病 (急性, 慢性) | 骨髓增殖性疾病 (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 紅血球增多癥) | 骨髓成形不良癥候群 | 骨髓纖維化 | 嗜中性白血球過低癥 |
紅血球 |
貧血 | 血色病 | 鐮狀細胞貧血 | 地中海貧血 | 溶血性貧血 | 再生不良性貧血 | 蠶豆癥 | 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 | 遺傳性橢圓形紅血球增多癥 | 其他血紅蛋白病 |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
血栓形成 | 深靜脈血栓形成 | 肺栓塞 | 血友病 | 自發(fā)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癥 | 血栓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癥 | 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 |
|
|
|
關于“白細胞”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