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枇杷
A+醫(y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野枇杷 | 中藥圖典 |
野枇杷 Yě Pí Pá |
|
---|---|
別名 | 山枇杷 |
功效作用 | 化痰止咳,消腫止痛。 |
英文名 | |
始載于 | 《江西草藥》 |
毒性 | |
歸經(jīng) | |
藥性 | 涼 |
藥味 | 苦 |
【出處】 《江西草藥》
【拼音名】 Yě Pí Pá
【別名】 山枇杷
【來源】 為樟科植物絨毛楨楠的葉或根。夏、秋季采收。
常綠喬木,高可達18米,直徑40厘米;枝、芽、葉下面和花序都密生銹色絨毛。葉互生,革質,矩圓形、卵狀矩圓形或倒卵形,長7.5~13厘米,寬2.2~4.5厘米,基部楔形,具羽狀脈;葉柄長1~1.2厘米。圓錐花序生于小枝頂端,近于無總花梗;花黃綠色;花被片6,宿存,反曲,有銹色絨毛,內輪花被片卵形,外輪花被片小而狹;能育雄蕊9,第3輪雄蕊花絲基部有絨毛,腺體心形,著生在花絲基部以上;子房淡紅色。果實球形,直徑約4毫米,紫紅色。
【生境分布】 分布廣東、廣西、江西、福建等地。
【性味】 苦,涼。
【附方】 ①治支氣管炎:野枇杷葉(去毛)、桑葉、野菊花葉各三錢。水煎服,每日劑。
【摘錄】 《中藥大辭典》
|
出自A+醫(yī)學百科 “野枇杷”條目 http://m.wanqianlive.com/w/%E9%87%8E%E6%9E%87%E6%9D%B7 轉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于“野枇杷”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