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食瀉
A+醫(yī)學百科 >> 傷食瀉 |
傷食瀉,病證名。因飲食過多,損傷脾胃所致泄瀉。又稱食瀉、食泄、積瀉、食積瀉、胃瀉。《丹溪心法.泄瀉》:“傷食瀉,因飲食過多,有傷脾氣,遂成泄瀉。”證見飽悶惡食,噯腐吞酸,腹痛則瀉,瀉后痛減,瀉下不暢,粘而穢臭,苔膩,脈滑或弦緊。治宜消食和中,用保和丸、枳術丸、治中湯等方。挾寒者宜溫,用紅丸子、小七香丸等;形癥俱實宜下者,用感應丸、煮黃丸。挾熱者宜清,用梔連平胃散;宜下者,用大承氣湯。小兒泄瀉證型之一。癥見腹脹、腹痛,口臭納呆,大便腐臭或酸臭,狀如敗卵,挾有不消化乳食,次數增多,瀉前哭鬧不安,伴惡心嘔吐。小兒脾胃嬌嫩,乳食過量,損傷脾胃,運化失常所致。治宜消食導滯,用保和丸加減。
出自A+醫(yī)學百科 “傷食瀉”條目 http://m.wanqianlive.com/w/%E4%BC%A4%E9%A3%9F%E6%B3%BB 轉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于“傷食瀉”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