甕菜癀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甕菜癀 | 中藥圖典 |
甕菜癀 Wènɡ Cài Huánɡ |
|
---|---|
別名 | 馬蹄癀草 |
功效作用 | 清熱,解毒,散結(jié)。治疔瘡,瘰疬。 |
英文名 | |
始載于 | |
毒性 | |
歸經(jīng) | |
藥性 | 寒 |
藥味 | 甘 |
【出處】 福建
【拼音名】 Wènɡ Cài Huánɡ
【別名】 馬蹄癀草。
【來源】 為堇菜科植物甕菜癀的全草。
【原形態(tài)】 一年生草本。根彎曲,如鼠尾,末尾尖。莖細(xì)而彎曲,匍匐狀,長12~30厘米,生有毛茸,幼嫩者毛茸更多。根生葉具長柄,長6~7.5厘米,有茸毛;葉片長3~6厘米,寬2.5~4厘米,先端短尖,腰部漸闊,基部心形而開闊。兩側(cè)稍呈圓耳狀,全緣,有毛茸,以葉緣及葉脈較多。莖生葉互生,排列稀疏,頂端葉片較小,向下漸大,葉柄亦漸長。
【生境分布】 生長于原野。分布我國南部。
【性味】 甘,寒。
【附方】 ①治疔瘡:甕菜癀和紅糖、冷飯及蝸牛七粒,搗爛敷患處,或單用鮮草搗爛外敷。
②治瘰疬:甕菜癀鮮根一兩五錢(干者七錢),瘦肉二兩。同燉服。
【摘錄】 《中藥大辭典》
|
出自A+醫(yī)學(xué)百科 “甕菜癀”條目 http://m.wanqianlive.com/w/%E7%93%AE%E8%8F%9C%E7%99%80 轉(zhuǎn)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guān)于“甕菜癀”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